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紫外差分分析仪,包括光谱仪以及气体室,所述气体室包括管体以及密封固接在管体两端的端盖,一个端盖上装有伸入至气体室内部的光源,另一个端盖上装有伸入至气体室内部的接收器,所述接收器与光谱仪电性连接,所述管体两端的端面上开有环形沉槽,管体的侧面装有出气管和进气管,其中一个环形沉槽与出气管连通,另一个环形沉槽与进气管连通,所述端盖靠近管体的端面上开有若干个位于管体内部的端盖气体孔,端盖靠近管体的端面上还开有与端盖气体孔分别连通的若干个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与环形沉槽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气体沿气体室的轴向方向进入气体室,使气体流动稳定,提高检测的稳定性和精度。
公开号:CN214334669U
申请号:CN202022842930.5U
申请日:2020-12-02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李宝旗;张星学;蒋大勇;董强;蒋茂才
申请人:Shandong Liz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IPC主号:G01N21-33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紫外差分分析仪。
[n0002] 随着工业化水平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工厂、车辆等。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气体以及车辆排放的尾气导致空气质量严重恶化,尤其是大中城市,因此空气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n0003] 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粒子状污染物等。紫外差分分析仪是检测气体的一种重要仪器,其原理是利用紫外差分吸收原理。在紫外差分分析仪中,气体室是一端为入射光,另一端为出射光,内部充满被测气体的一种装置。
[n0004] 目前的紫外差分分析仪中,大多是直通式气体室,进气管和出气管均连通在气体室的侧面,气体沿径向进入气体室,导致气体先冲击到气体室内壁上,然后沿气体室长度方向流动,致使气体在气体室内流动方向紊乱,影响检测效果。
[n0005]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紫外差分分析仪,使气体沿轴向进入气体室,避免气体紊乱。
[n0006]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紫外差分分析仪,包括光谱仪以及气体室,所述气体室包括管体以及密封固接在管体两端的端盖,一个端盖上装有伸入至气体室内部的光源,另一个端盖上装有伸入至气体室内部的接收器,所述接收器与光谱仪电性连接,所述管体两端的端面上开有环形沉槽,管体的侧面装有出气管和进气管,其中一个环形沉槽与出气管连通,另一个环形沉槽与进气管连通,所述端盖靠近管体的端面上开有若干个位于管体内部的端盖气体孔,端盖靠近管体的端面上还开有与端盖气体孔分别连通的若干个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与环形沉槽连通。
[n0007] 本方案中气体通过进气管进入其中一个环形沉槽,通过环形沉槽与连通孔连通,使气体进入连通孔,然后进入端盖气体孔,从而使气体沿气体室的轴向方向进入气体室,使气体流动稳定,提高检测的稳定性和精度。
[n0008] 作为优化,所述管体的外圆周面上开有两个管体径向孔,所述管体径向孔为沉孔,两个管体径向孔分别通过管体轴向孔与两个环形沉槽连通,其中一个管体径向孔与出气管连通,另一个管体径向孔与进气管连通。本方案中的管体径向孔用来连接出气管或进气管,并通过管体轴向孔与环形沉槽连通,从而实现出气管和进气管与环形沉槽的连通,同时便于加工。
[n0009] 作为优化,所述管体轴向孔与连通孔在环形沉槽的圆周方向上错位设置。本方案中管体轴向孔与连通孔在环形沉槽的圆周方向上错位设置,从而使进气管的气体通过管体轴向孔进入环形沉槽后,管体轴向孔的气体冲击在端盖的端面上,然后分散至各个连通孔,使各个连通孔的进气均匀。
[n0010] 作为优化,所述端盖内沿径向开有端盖径向孔,所述端盖气体孔通过端盖径向孔与连通孔连通。本方案中端盖气体孔通过端盖径向孔与连通孔连通,从而通过加工出端盖径向孔使端盖气体孔和连通孔连通。
[n0011] 作为优化,所述端盖径向孔为开设在端盖外圆周面上的沉孔,端盖径向孔的端部装有堵头。本方案中端盖径向孔为开设在端盖外圆周面上的沉孔,从而便于端盖径向孔的加工,堵头用来堵住端盖径向孔的开口处。
[n0012] 作为优化,所述端盖气体孔设置有6个且沿端盖的中心周向均布。本方案中端盖气体孔设置有6个且沿端盖的中心周向均布,从而使气体通过6个端盖气体孔均匀进入气体室。
[n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紫外差分分析仪,使气体通过进气管进入其中一个环形沉槽,通过环形沉槽与连通孔连通,使气体进入连通孔,然后进入端盖气体孔,从而使气体沿气体室的轴向方向进入气体室,使气体流动稳定,提高检测的稳定性和精度。
[n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示意图;
[n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剖面示意图;
[n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端盖靠近管体一侧的示意图;
[n0017] 图4为本实用新型管体靠近端盖一侧的示意图;
[n0018] 图中所示:
[n0019] 1、管体径向孔,2、管体轴向孔,3、环形沉槽,4、连通孔,5、端盖径向孔,6、端盖气体孔,7、堵头,8、管体, 9、端盖,10、出气管,11、进气管,12、光源,13、接收器,14、温度传感器,15、光谱仪。
[n0020]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n0021]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紫外差分分析仪,包括光谱仪以及气体室,还包括安装在及气体室内部的温度传感器14,温度传感器14用来检测被测气体的温度。
[n0022] 所述气体室包括管体8以及密封固接在管体8两端的端盖9,管体8和端盖9均为金属材料制成,端盖9的侧面贴靠在管体8的端面上,端盖9的外圆直径与管体8的外圆直径相同,端盖9与管体8可以通过螺栓法兰连接,也可以通过焊接固定。
[n0023] 一个端盖上装有伸入至气体室内部的光源12,另一个端盖上装有伸入至气体室内部的接收器13,光源12穿过气体室内部照射到接收器13上,所述接收器13与光谱仪15电性连接。
[n0024] 所述管体8两端的端面上开有环形沉槽3,环形沉槽3与管体同心,管体8的侧面装有出气管10和进气管11,所述管体8的外圆周面上开有两个管体径向孔1,管体径向孔1分别靠近管体8的两端,所述管体径向孔1为沉孔,两个管体径向孔1分别通过管体轴向孔2与两个环形沉槽3连通,管体轴向孔2为开设在环形沉槽3底面的沿轴向延伸的沉孔,管体轴向孔2的深度延伸至管体径向孔1的底部。
[n0025] 其中一个管体径向孔1与出气管10连通,另一个管体径向孔1与进气管11连通,从而使其中一个环形沉槽3与出气管10连通,另一个环形沉槽3与进气管11连通。
[n0026] 所述端盖9靠近管体8的端面上开有若干个位于管体8内部的端盖气体孔6,端盖气体孔6为沉孔,本实施例中端盖气体孔6设置有6个且沿端盖9的中心周向均布。
[n0027] 端盖9靠近管体8的端面上还开有与端盖气体孔6分别连通的6个连通孔4,6个连通孔4沿端盖9的中心周向均布,所述连通孔4也是沉孔,端盖9安装在管体8上后,连通孔4位于环形沉槽3的槽口内,从而使连通孔4与环形沉槽3连通。
[n0028] 所述管体轴向孔2与连通孔4在环形沉槽3的圆周方向上错位设置,从而使管体轴向孔2中的气体进入环形沉槽3内部后,冲击在端盖9的端面上,使气体分散进入各个连通孔4。
[n0029] 所述端盖9内沿径向开有端盖径向孔5,所述端盖径向孔5为开设在端盖外圆周面上的沉孔,端盖径向孔5穿过连通孔4和端盖气体孔6,从而使端盖气体孔6通过端盖径向孔5与连通孔4连通。
[n0030] 端盖径向孔5的端部装有堵头7,堵头7通过螺纹密封紧固在端盖径向孔5的孔口处。
[n0031]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被检测的气体通过进气管进入其中一个环形沉槽3,通过环形沉槽3与连通孔连通,使气体进入连通孔,然后进入端盖气体孔,从而使气体沿气体室的轴向方向进入气体室,然后气体通过另一端的端盖气体孔进入出气管,光源发出紫外线光,穿过气体室内的气体照射到接收器13上,通过光谱仪对接收器13接收的光进行分析,从而对被测气体进行检测。
[n0032] 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一种紫外差分分析仪,包括光谱仪以及气体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室包括管体(8)以及密封固接在管体(8)两端的端盖(9),一个端盖上装有伸入至气体室内部的光源(12),另一个端盖上装有伸入至气体室内部的接收器(13),所述接收器(13)与光谱仪(15)电性连接,所述管体(8)两端的端面上开有环形沉槽(3),管体(8)的侧面装有出气管(10)和进气管(11),其中一个环形沉槽(3)与出气管(10)连通,另一个环形沉槽(3)与进气管(11)连通,所述端盖(9)靠近管体(8)的端面上开有若干个位于管体(8)内部的端盖气体孔(6),端盖(9)靠近管体(8)的端面上还开有与端盖气体孔(6)分别连通的若干个连通孔(4),所述连通孔(4)与环形沉槽(3)连通。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外差分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8)的外圆周面上开有两个管体径向孔(1),所述管体径向孔(1)为沉孔,两个管体径向孔(1)分别通过管体轴向孔(2)与两个环形沉槽(3)连通,其中一个管体径向孔(1)与出气管(10)连通,另一个管体径向孔(1)与进气管(11)连通。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紫外差分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轴向孔(2)与连通孔(4)在环形沉槽(3)的圆周方向上错位设置。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外差分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9)内沿径向开有端盖径向孔(5),所述端盖气体孔(6)通过端盖径向孔(5)与连通孔(4)连通。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紫外差分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径向孔(5)为开设在端盖外圆周面上的沉孔,端盖径向孔(5)的端部装有堵头(7)。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外差分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气体孔(6)设置有6个且沿端盖(9)的中心周向均布。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0510712C|2009-07-08|红外气体传感器
CN214334669U|2021-10-01|一种紫外差分分析仪
CN102288544B|2013-05-22|浊度流通池
CN101393121B|2010-09-15|基于红外吸收原理的甲烷气体浓度传感器的气室
CN102062726B|2012-04-11|汽车尾气氮氧化物监测光纤传感器
CN101175992A|2008-05-07|具有流动液体接界的电化学电池和参比电池
CN209513761U|2019-10-18|一种井下有害气体检测上传装置
US4577489A|1986-03-25|Detecting leaks
CN108332993B|2020-09-25|一种快速阻燃型固体燃烧颗粒取样装置及其取样步骤
CN210803264U|2020-06-19|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尾气车载连续监测装置
CN106596406A|2017-04-26|一种非色散型光谱气体分析仪的气室结构
CN209148642U|2019-07-23|一种气体检测仪
CN101489846B|2011-11-16|大流量校准测试器
CN214097349U|2021-08-31|一种无人机在线气体监测装置
CN210981386U|2020-07-10|皮托管
CN206431043U|2017-08-22|基于光学检测的微量气体检测装置
CN204495718U|2015-07-22|一种基于透明毛细管结构和荧光的气态物质探测装置
CN212411324U|2021-01-26|用于光电感烟的探测装置
CN209372640U|2019-09-10|一种气体环境检测辅助装置和气体环境现场检测仪
CN201707289U|2011-01-12|一种封闭水路内循环的浊度流通池
CN212748725U|2021-03-19|一种多组分宽量程气体分析仪
CN214309808U|2021-09-28|烟道气体检测的预处理装置
CN209979488U|2020-01-21|用紫外荧光检测so2含量的装置
CN212722619U|2021-03-16|一种测定天然气中总硫含量的快速分析装置
CN112710786A|2021-04-27|一种无人机在线气体监测装置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842930.5U|CN214334669U|2020-12-02|2020-12-02|一种紫外差分分析仪|CN202022842930.5U| CN214334669U|2020-12-02|2020-12-02|一种紫外差分分析仪|
[返回顶部]